1920_180px;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通知公告
    • 护摩炉(梵名kunda)又作君荼,意译火炉或护摩炉。指密法用於护摩之火炉。密教的护摩法,是一种能够迅速得到本尊加持,使所求愿满的修法。也被列为东密四部加行之一,即密教行者接受传法灌顶成为正式的弘法阿闍梨之..

    • 盛阏伽之桶。阏伽(梵语argha),系指水之意,也译为功德文、功德。阏伽桶是指盛阏伽之桶。在印度款待客人时,首先用水。在《众许摩诃帝经》卷三中记载,阿私陀仙人求见初出生的世尊,净饭王以上宾待之:“王相见毕..

    • 金錍又称为金箆,亦称为金铸、小金刚杵子。本来是古印度治疗眼疾之工具。在密教入门式的灌顶中,阿闍梨用来替受法者开眼,同时也用于佛像的开眼供养。

    • 羯磨杵(梵Karma-vajra)密教法器,由三钴杵交叉组合成十字形,象徵诸佛本具之作业智,属于轮宝。又称羯磨金刚、十字羯磨、十字金刚、轮羯磨,或单称羯磨。

    • 曼荼罗(梵名mandala,藏名dkyil-hkhor),在古代印度,原指国家的领土和祭祀的祭坛。但是现在一般而言,是指将佛菩萨等尊像,或种子字、三昧耶形等,依一定方式加以配列的图样。又译作曼拏罗、满荼罗、曼陀罗、漫荼..

    • 经箱是指收藏经典之箱。收藏卷子本的用具中有“经帙”,这是像竹帘一般将卷子卷起,分为布制与竹制。敦煌的卷子布,是在方形布的一角附以绳带。

    • 舍利(梵语sarira),即死尸、遗骨之意。又作实利、设利罗、室利罗。意译体、身、身骨、遗身。通常指佛陀之遗骨,而称佛骨、佛舍利。《金光明经》卷四<舍身品>中说:“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

    • 警策是指警察策励,精进修行之意。香板应与日本传回中国禅宗的“警策棒”相同,乃纠正僧众于坐禅之怠惰、瞌睡、姿势不正警醒用具。

    • 漉水囊(梵parisravana),指用来滤水去虫的器具,为比丘六物之一或十八物之一。音译钵里萨寿伐拏、钵里萨哩伐拏,又称漉水袋、漉水器、滤水囊、漉囊、滤袋、水滤、水罗。

    • 为印度僧团之日常用品,大乘比丘随身的十八物之一。梵语音译惮哆家瑟詑、禅多抳瑟插,双作杨支。关于齿木的由来,《五分律》卷二十六中记载:“有诸比丘不嚼杨枝,口臭食不消。有诸比丘与上座共语,恶其口臭,诸比丘..

上页1...10111213141516...22下页第13页 | 共22页 | 每页显示10条记录 | 共216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