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180px;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通知公告

什么叫舍利容器?舍利容器在佛教中的解释

编辑:互联网 更新于:2017-11-8 阅读:

舍利(梵语sarira),即死尸、遗骨之意。又作实利、设利罗、室利罗。意译体、身、身骨、遗身。通常指佛陀之遗骨,而称佛骨、佛舍利。《金光明经》卷四<舍身品>中说:“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

安置佛舍利之宝塔,则称为舍利塔;安置佛舍利之瓶,称为舍利瓶。在《浴佛功德经》中,将舍利分为二类,1、生身舍利,又称身骨舍利,即佛之遗骨。2、法身舍利,又称法颂舍利,即佛所遗之教法、戒律,而以舍利比喻之。<法苑珠林>卷四十则分为三类:1、骨舍利,其白色。2、发舍利,其色黑。3、肉舍利,其色赤。

依《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记载,佛陀入灭时,波婆国(巴利文Pava)之末罗(罗利文Malla)民众欲分得舍利,于本土起塔供养,乃备四种兵至拘尸城,遗使者请分舍利。但拘尸王却以世尊于该国灭度为由,国内之土民当自供养,遂拒分舍利。

于是遮罗颇国、罗摩伽国、毗留提国、迦毗罗径国、毗舍离国、及摩揭陀国亦各备大军进渡恒河,请分舍利,拘尸王亦以同理由拒分舍利,诸王不惜战争夺取,后乃八分舍利与八国,八国皆得舍利而归,各起塔供养。

八分舍利后,至阿育王时,开启罗摩伽国以外之七塔,取其舍利盛於八万四千宝箧,建立八万四千宝塔。另据高僧法显传师子国(锡兰)条载,该国王城中有佛齿精舍。大唐西域记卷十一亦有相同之记载,谓僧伽婆罗国(锡兰)王宫之侧有佛牙精舍。

西域地方亦盛行供养舍利,如法显传载,那竭国界醯罗城中有佛顶骨精舍。西域记卷一迦毕试国条载,该国有龙王所建之窣堵波,其中供奉如来之骨肉舍利;在王城西北之大河南岸有旧王伽蓝,其中供奉如来顶骨一片。又据《西域记》卷十二载,玄奘归国时携回如来舍利一五O粒。《宋·高僧传》卷一则载,唐代义净归国时携回舍利三百粒。

⊙舍利塔

舍利塔即安置佛陀舍利之塔婆,或安置一般遗骨之塔。又作舍利浮图、骨塔。佛陀涅槃后,由香姓婆罗门将佛舍利分为八份,分与迦毗罗卫等八国请回起塔供养。其后,阿育王并建立八万四千塔以供养佛舍利,于法显、玄奘至印度时,仍可见到阿育王所建之塔,其形或近似于山琦古塔,可惜该类舍利今已不存。

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中提及:“印度僧侣或俗人以土作支提或佛像,或者在绢、纸印上佛像,随处供养。有时将土堆做成佛塔,而以砖围。(中略)或者以金、银、铜、铁、泥、漆、瓶、石或沙雪作佛像支提时,将二种舍利,亦即大师之身骨及缘起之法领纳入。”

而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九也说:“依印度之法,以香末为泥,做小窣堵波,高五、六寸。书写经文,以置其中,名之曰法舍利。”可见印度亦有此种小型舍利塔的建作。

12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