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早晚课法器怎样敲
编辑:互联网 更新于:2018-4-11 阅读:
又独股杵、三股杵、五股杵、宝杵、塔杵合称“五种杵”。其中,独股杵为最古老之形式,其锋颇长,为密迹金刚二力士所持。此外,千手观音四十手中之金刚杵手及金刚藏王菩萨一百零八臂中之一手亦持独股杵。于五种金刚杵中,以独股杵与莲华部相应,置于大坛之西方,其独锋象徵独一法界。三股杵与羯磨部相应,置於大坛之北方。通常称“缚日囉”者,一般系指三股杵。五股杵又称五智金刚杵、五峰金刚杵、五锋光明、五股金刚,其五锋系表五智五佛,其中之一锋象徵佛之实智,其馀四锋则为四佛权智之标帜。
金刚杵中,以七股、三股、五股最为常用。经轨所谓之跋折囉多指三股杵。
除此之外,《微妙曼荼罗经》另举金刚智慧菩萨金刚杵、宝部金刚杵、莲华部金刚杵、羯磨金刚杵、如来最上金刚杵、忿怒金刚杵、微妙心金刚杵等。
羯磨杵
羯磨杵(梵 Karma-vajra)密教法器,由三钴杵交叉组合成十字形,象徵诸佛本具之作业智,属于轮宝。又称羯磨金刚、十字羯磨、十字金刚、轮羯磨,或单称羯磨。
修法时,大坛之四隅各置一羯磨金刚,以象徵摧破十二因缘之义。此外,亦有以莲花形羯磨台置于大坛四隅者,《一字佛顶轮王经》中说:“其四角隔,各画二金刚杵,十字交叉,如是印等莲华台上如法画之。”
金刚盘
金刚盘是修法时置于坛上而在其上安置金刚杵及五钴铃的金铜制盘。根据《行法肝叶钞》卷上记七:“金刚盘形如肉团,三角为心形。”所言是几近于三角形而轮廓为不整齐的四叶形。盘中的配置,以五钴铃为中心,前方置五钴杵,左右置三钴杵与独钴杵,但因流派不同,置放或有不同。
在《醍醐寺三宝院并遍智院灌顶道具绘样尺寸等》“三昧耶戒道具事”项目中,提及金刚盘的尺寸:“金刚盘,足高一寸五分,以毛雕纹打三钴一轮等,横一尺,竖七寸。”
金刚盘的造型有四叶莲华型,另有不整齐四叶的三角形之盘。以棱围绕边缘,盘两肩四叶形的切口有心脏形的透雕,也有无透雕者。盘下左右及后方有猫足形的脚。另一种素纹系统的金刚盘,盘上则无设安置五钴铃的莲华座。
金錍
金錍又称为金箆,亦称为金铸、小金刚杵子。本来是古印度治疗眼疾之工具。在密教入门式的灌顶中,阿闍梨用来替受法者开眼,同时也用于佛像的开眼供养。
根据《大般涅盘经》卷八记载:“佛言:‘善男子为治百盲人之目,故造诣良医。是时,良医即以金錍决其眼膜。’”在《大日经疏》卷九中记载:“佛为汝决除无智之膜,犹如世之医王善用金铸。西方(印度)之治眼法,以金为箸,两头圆滑而中细,形如杵,长可四五寸许。用时以两头涂药,各用一头入一眼之中而涂之。”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