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180px;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通知公告

佛家用什么法器.都是什么材料的

编辑:互联网 更新于:2017-6-28 阅读:

钵分大、中、小三种,也称为上钵、中钵、下钵。据佛经记载,钵的容量“大者可受三斗,小者可受半斗,中者比量可知。”上钵可盛九十两饭,大约二升;下钵可盛三十两饭,不到一升;中钵介于二者之间。

钵盂的形状呈矮盂形,腰部凸出,钵口钵底中心收缩,直径比腰部短。这种形状可以使盛的饭菜,不易溢出,又能保温。

戒律中规定比丘不得储存多钵,护持钵当如护持自己的眼睛一般,应当常以澡豆洗净除去垢腻。

为了携带和使用方便,钵盂还有一些附属随物。

佛经中记载,有些比丘用钵盛饭,结果放在地上翻倒了,佛陀见了以后说:“你们可以用铜、铁、牙、角、瓦、石、材、木等物,做个支架,也可以用些草垫在下面。”于是钵盂就有了支架,这个支架就叫“钵支”。光有钵支还不行,有些比丘在托钵而行的时候,非常不便,跌倒后常使钵盂坠破。佛陀又说:“在行路时就不要用手托着钵盂了,应该做一个钵袋来盛钵盂。”这样钵盂又有了钵袋,也可以叫“钵囊”。

钵盂、钵支、钵袋形成了钵的全部,是出家人日常生活中的必备之物,不可一日或缺的。

六、佛钟

钟是寺院为报时、集合大众时而敲击的法器。俗话说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表明了钟和寺院生活的紧密联系。

现在寺院的钟多为青铜或铁制成的。在印度佛教中,钟原是木制的,叫做“犍椎”或“犍稚”。据佛经记载,七月十五,是比丘夏安居圆满而增长戒腊的日子,称为受岁日。于是佛陀就告诉侍者阿难,在露地上速击犍椎,以召集僧众。阿难随即升上讲堂,手持犍椎说:“我今天来击此如来信鼓,凡是如来的弟子们,都应该闻声而普集于此。”从此,钟就成为佛教寺院中具有标志性的重要法器之一了。

藏传佛教有什么法器?

1、金刚杵(Vajra-pestle[Tibetan:Dorje])

梵名叫“伐折罗”,藏语称“多吉”(Dorje),原来是古印度的兵器,后来被密教吸收为法器。印度古代传说,有位钦酪的仙人,他死后骨头变成了金刚骨,帝释天用它制成了金刚杵作为兵器。佛教密教则用它来代表坚固锋利之智,可断除烦恼、除恶魔,因此其代表佛智、空性、真如、智慧等。《大藏密要说》说,金刚材是菩提心义,能“断坏二边契于中道,中有十六大菩萨位,亦表十六空为中道,两边各有五股,五佛五智义,亦表十波罗蜜能摧十种烦恼”。金刚杵有独股的、三股的、五股的、九股的,一般以五股的为多见。

降魔金刚杵:佛教法式法器之一,又称“多吉”,原是诸神使用的降魔法器,也是辟邪七宝之一,现金转变为修法所用的法器。代表降魔驱邪、佑保平安、增福增寿的功德。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