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用什么法器.都是什么材料的
编辑:互联网 更新于:2017-6-28 阅读:
佛教中设立木鱼,用途是很多的。
首先,木鱼主要是用来在僧众赞诵时整和声调节奏的,类似于乐队中的指挥。又因为还取鱼类目不阖睛,昼夜精进,以激励僧众不断用功的意义。所以,木鱼在敲击时要轻重缓急平稳恒定,富有节奏感,根据需要,由缓入急,逐渐加速。
其次,木鱼有集合僧众的作用。佛经中说,自有木鱼出现,“其后,天下大小寺院以木鱼鼓集合大众。”现在,木鱼有时也在僧众斋饭时敲击,《百丈清规》中说:“斋粥二时长击二通,普请僧众长击一通,普请行者二通。”
再次,木鱼还用来打更报晓。佛经中记载:“每日交五更,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循行报晓。”
最后,木鱼也是比丘们在出外乞食化缘时,不断敲击,以提醒俗众广发慈悲心的工具。
四、净瓶
净瓶是佛家僧众生活中的普通法器,是比丘游方随携的生活用具。净瓶在梵语中叫做“军持”,多以瓦瓷或金属制成,形状底高颈长,周身镂刻有精美的花纹图案。净瓶是僧众用来储水的器具,供饮用和洒净之用。
在佛教里,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比丘就应该游历四方,研习佛法,靠乞食为生。比丘在游方乞食的时候,难免会遇到没有水的地方,或者有水却污浊有虫,因此“佛知制戒”,就让他们随身携持净瓶自带用水,以便维持生存,安身立命。
五、钵
在梵语中,钵是钵多罗的简称,又称为钵盂、应法器、应量器。钵盂是常见的佛家法器,是僧人吃饭的食器。其种类有铁钵、瓦钵之别,持钵行乞为“托钵”。由于比丘钵以应受他人的饮食,故钵又称为“应器”。
按照佛教传说,钵盂是释迦牟尼用神力合成的饮食用具。据佛经记载,佛陀成道七天以后,一直没有吃饭,这时候恰好有提谓、波利的两位商人献上面蜜。佛陀心想,过去的诸佛都是用钵盂来受施的,可是我没有钵盂怎么办呢?四天王体悟到了佛陀的念想,就来到须安山上,分别从石中采集了自然之钵,拿来献给了佛陀。佛陀又想,四个钵盂怎么使用呢?于是他就把四个钵盂叠放在左手之中,右手按于其上,发动神力使其合为一体。据说,佛陀的这个青石之钵,它的大小可容三斗,它的重量是比丘们拿不动的,只有佛陀的侍者如阿难等,因为身力强大又借助于佛陀的威德,才能够执持。所以,在佛教戒律中,石钵就是佛钵,只有佛才能使用,其他人是不能使用石钵的。
由于托钵的本尊是佛陀,因为佛家对于钵盂制作的律制是非常严格的,对钵的体、色、量都有规定。钵只能用铁和泥来制作,铁制的钵称为铁钵,泥制的钵称为泥钵、瓦钵、土钵。律制禁止使用金、银、铜、杂宝、琉璃、木、石等物来制作钵盂。钵的颜色,一般只能是“黑、赤、灰”三色,其中以黑色和赤色为主。铁钵当然多是黑色的了,泥钵则应烧制熏染成红褐色,如果烧成灰色的了,也还是可以使用的。律制规定钵不能熏染成其他杂色。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