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橛的来历
编辑:互联网 更新于:2018-4-25 阅读:
常常可以看到金刚橛的金属柄被做成一个鳞茎状,八面橛杆的两端都有对称的纽结,但有时,杆被画成金刚杵的形状。该橛杆的结构及两端纽结有多种象征意义的解释。其形状可能源自它曾作为拴柱使用或在修金刚神[10]仪式中被使用过。在修金刚神的仪式中,咬住地上钉出一个保护圈,并用彩色线圈围。“北藏”[11]的一部宁玛派经文说:“轮回和涅槃被封在手柄任何一端的大纽结[12]里。手柄的八个面因一切创生而熠熠生辉。”有一种解释把欲界[13]天神放在较低的纽结上,将那些色界[14]天神放在橛杆的下半部,把无色界[15]天神放在橛杆的上半部,而把佛国放在上部纽结上。对八面橛杆的数字解释如下:1)八大方向,纽结指的是天底和天穹;2)八正道;3)八识;4)坛城的八大尸林;5)八大传承神,即:金刚橛神的八大侍从。
橛杆的两个对称的半部通常画在一个被拉长的八瓣莲花图案上,其顶尖部触到橛杆的鳞状体的中心点。从密宗意义上来说,它们代表红白菩提心露的结合,红白菩提心露将“觉识”包在心轮的“金刚滴露”里。八面橛杆及其两个封印纽结代表着发自心轮的八大脉道,两个起着压缩作用的脉轮结丛将八大脉道封死。
金刚橛的顶部通常有三个怒相神头饰。这些神灵是应召住在金刚橛上的。在绘制它们的化身时,要分别画成白色、蓝色和红色,代表着嗔、痴、贪。右边的白脸通常被视为怖畏金刚[16](或降三世明王)的脸,代表“身”和断灭“嗔”。中央的蓝色脸是甘露王的脸,代表“意”和断灭“痴”。左面的红脸是马头金刚的脸,代表“语”和断灭“贪”。就身、语、意而言,这三个神灵也代表“三身”[17]。九只眼睛象征着宁玛派的“九乘”和五佛及四佛母的九大智慧。三个恐怖的人头连在一起构成一个骷髅冠,是一圈十二个骷髅头的冕状头饰,代表战胜十二因缘的十二节链环。花环上部中央处有一个发髻,是用三个金刚神的头发拢绾而成,既象征着把一切极端之事和争执束缚在一个简单的现实之中,也象征着对密宗的承诺或誓言的约束。顶髻上通常用半截金刚杵做饰顶,有时是无装饰的扁平头顶,象征着用金刚橛把四处游走的精灵模拟像钉住。
作为手持器物,由于体积相对小巧,金刚橛经常以更为简洁的形式出现在藏族绘画作品中。然而,就其立体雕刻形似而言,金刚橛常受到各种肖像表现形式的约束。例如,其手柄可做成两臂或六臂中央金刚橛神上半身的样子。此外,金刚橛神的三个上半身也可分刻在三个橛身的任何一面上。金刚橛神的两只主手转动着一个金刚橛,四只向外伸出的手也挥舞着金刚橛。这些神灵也长有金翅鸟羽翼,有时金翅鸟也可与金刚橛神的下身合二为一,有时金翅鸟的头也可以换成摩羯头。手柄上的纽结也可以是镂空的,编成八角形的篮子状。第三个中心纽结在橛杆中部,代表马头金刚的一个或三个马头也可成为某些金刚橛的饰顶。在彩绘木制金刚橛上,金翅鸟、老虎和狮子这样的“图腾动物”及金刚杵和法轮这样的武器和护蔽众神和阿修罗兵众的承包甬道都可以画在金刚橛纽结上或橛杆八角形的杆面上。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