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180px;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通知公告

最初传入西藏才标志-三大菩萨

编辑:互联网 更新于:2018-5-9 阅读:

[5] 梵文:avalokitesvara;藏文:spyan-ras-gzigs,观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佛教把他描写为大慈大悲的菩萨。在汉地寺院中的塑像常作女相。

[6] 藏文:rnying-ma-pa,宁玛派,藏传佛教最古老的宗派。源自前弘期来藏传教的印度高僧莲花生大师,以修习密法为主。“大圆满法”是宁玛派的主要法门,主张“空明觉了”、“诸法性空”。从十二世纪开始,宁玛派发掘了不少伏藏。

[7] 梵文:shantarakshita,寂护,藏译名为“喜瓦错”。印度僧人,大乘佛教中观学派衍化出现的瑜伽中观派创始人。受赤松德赞迎请,两次入藏传播佛教,建桑耶寺,任该寺第一任堪布,并剃度第一批西藏贵族青年出家为僧。

[8] 藏文:khri-srong-lde-btsan,赤松德赞,吐蕃著名赞普。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即位。在位期间,大力扶植佛教,宣布苯教为非法,迎请汉地僧人摩诃衍和印度僧人寂护、莲花生至吐蕃传布佛教,并设新制,定民法,任用僧人为却论(僧相),开吐蕃僧人干预政事之先例。与松赞干布、赤祖德赞合称“三法王”。

[9] 梵文:vimalamitra;藏文:dri-med-bshes-gnyen,无垢友,古印度一佛学家名。八世纪末,赤松德赞延请来藏,传布旧密《大圆满心点》等法要。

[10] 原文:vairocana,毗卢遮那,亦称“遍照护”、“大光明”,僧名。西藏早期佛经译者。前藏尼木人。桑耶寺建成后,赞普赤松德赞第一次命藏人出家的七僧人之一。后被派往印度学密法,迎请印僧无垢友、法称到桑耶寺传法、译经。

12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