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乘佛教最复杂的器物之一天杖
编辑:互联网 更新于:2018-4-25 阅读:
在神秘的层面上,转轮王的身体和天杖分别代表他的坛城宫和居住在那里的六十二位神。转轮王的双腿呈弓步张开,拱形的风坛城就在其双腿间生成。三角形火坛城在其勃起的三角形阴茎和睾丸上生成,圆形水坛城从其圆形腹部生成,而方形地坛城从其方形胸部生成,其脊骨代表须弥山。头部上的三十二个莲瓣构成了坛城莲花子宫的护圈。其整个身体和伸出的手臂构成了坛城宫四个对称的围墙。其四肢的八块连在一起的骨头构成了宫殿的八大支柱。而其三十二大相和八十小相构成了坛城宫的一百一十二件饰物。
在天杖“中心点”的金色宝瓶代表着转轮王宫的中央祭坛。宝瓶内的甘露代表着转轮王和金刚瑜伽母的“大乐结合”[12]。十字金刚杵代表坛城“三昧耶轮”[13]上的八位神灵。它们生成了八大脉轮,把“气”传送到舌头、肚脐、性器官、肛门、眉、耳、眼和鼻孔。较低处的蓝色人头代表着坛城“心轮”上的十六位蓝色神。中间的红色人头代表着坛城“语轮”上的十六位红色神灵。白色颅骨代表着坛城“身轮”上的十六位白色神灵。天杖冠顶的五股金刚杵代表着“大乐轮”上的四位方位神。这四位方位神把转轮王和金刚瑜伽母围在坛城中央。八面白色檀香木杖杆象征着坛城八大尸林的保护圈,杖杆底部的半截金刚杵代表着八大尸林四周的金刚帐护法圈。
某些神灵所持天杖是上述标准天杖的变体。例如,杖杆可能是由红色檀香木或“微红色的白色檀香木”制成;悬挂的饰物和丝带不一定要画出来;整根天杖可以是骨制的,上面的三个白色颅骨从白色颅骨从宝瓶伸出。
注解:
[1]梵文:Khatvanga,天杖,密教修行者所持的一种杖,其上方结附有头盖骨。这本是印度教湿婆天所持的东西。
[2]梵文:anga,吊床。
[3]梵文:Kapalikas,持颅骨者。
[4]梵文:skati,明妃。
[5]梵文:Vamamarg,密法道,道法名。
[6]梵文:Kamavacara,欲神,神名。
[7]梵文:Rupavacara,无欲色神,神名。
[8]梵文:Arupavacara-deva,无色神,神名。
[9]四大净色,四种元素地、水、火、风所构成的清净的物质性的东西。
[10]三解脱门:1)空解脱(梵文:shrnyata);2)无相解脱(梵文:animitta);3)无愿解脱(梵文:apranihita)。
[11]梵文:Candli;藏文:gTum-mo,内火,亦称“脐轮火”、“猛厉火”、“绝地火”。密乘圆满次第根本法之一。集中坚守脉、风、明点,以使脐中针影(形如倒竖梵文字母短阿)燃气乐暖。功能猛厉焚烧一切不净蕴界,灭尽一切烦恼寻思,迅速生起俱生妙智。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