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早晚课法器怎样敲
编辑:互联网 更新于:2017-7-5 阅读:
於修法终了,为了奉送诸尊而振铃,称为后铃。铃表示说法之义,如果配以五智,此五种铃即象徵五智五佛说法之外用。除了五种铃之外,天息灾所译之《微妙曼荼罗经》卷五,亦举出九股铃(忿怒变化明王伶)及七股铃(金刚忿怒明王铃)。
在五种铃中,五钴铃是最为重要与常见的。
五钴铃是指具五钴杵形之柄的金刚铃。五钴铃和独钴杵、三钴杵、五钴杵同时盛放时,要安置于金刚盘的中央。
五钴铃的种类依铃身装饰不同,可分为素纹、种子字、三昧耶形、佛像等四类,分别称为:1、五钴素纹铃。2、五钴种子铃。3、五钴三昧耶铃。4、五钴本尊像铃。
五钴素纹铃为铃身上中下只围以带饰之一般性的铃。
五钴种子铃,是指铃身上刻有诸佛的种子字,一般可分为象徵金刚界五佛的“金刚界五佛种子铃”与“胎藏界五佛种子铃”两种。金刚界铃铛铃身上刻有 □(vam),代表大日如来、□(hum),表阿閦如来,□(trah)代表宝生如来、□(hrih)代表阿弥陀如来、□(ah)代表不空成就如来。种子字的位置分配,乃是依照顺时针方向排列,表示大日如来的作用具体开展(向下门)。
一般而言,金刚金刚界铃的身是属于素纹,但胎藏界铃则富于装饰,在以圆圈围绕的梵字中,具有宝相华纹与莲华纹的装饰。上下围以宝珠带,上部有独钴纹,下方有三钴纹,制成莲华座。同时,柄的钴都在握把上附以鬼目,在胁钴的基部上狮面花纹。
五钴三昧耶铃,于铃身上刻有诸佛菩萨之三昧耶形的五钴铃。即以三昧耶形来代表诸尊,金刚界曼荼罗九会中的三昧耶会,乃是其基本形成。
一般三昧耶铃所刻的是大日如来与四波罗蜜菩萨。金刚杵,代表金刚波罗蜜多菩萨,宝珠代表宝波罗蜜多菩萨,莲华杵代表法波罗蜜多菩萨,羯磨代表羯磨波罗蜜多菩萨,三昧耶铃大致上具有与胎藏界种子铃共通的纹饰。铃身的三昧耶形之间虽然素纹者较多,但也有轮宝纹与羯磨纹。
五钴本尊像铃,是指在铃身上铸有佛教诸尊,尤其是护法诸尊之铃,常见的有代表五大明王的“明王铃”与代表四天王的“四天王铃”,以及以梵天、帝释天加上四天王的“梵释四天王铃”。
金刚杵
金刚杵(梵语 vajra)音译缚日囉、伐折囉、跋折囉、(左武右我)耽囉、伐闍囉。原为古代印度之武器。由于质地坚固,能击破各种物质,所以称为金刚杵。
密教中,金刚杵象徵摧灭烦恼之菩提心,为诸尊之持物或修法之道具。于曼荼罗海会之金刚部诸尊皆持金刚杵。金刚杵象徵如来金刚之智慧大用,能破除愚痴妄想之内魔与外道诸魔障碍。
金刚杵的材质,有金、银、铜、铁、石、水晶、檀木、人骨等多种质料,大小如《苏婆呼童子经》中说,金刚杵大小有长八指、十指、十二指、十六指、二十指不等。形状有独股、二股、三股、四股、五股、九股、人形杵、羯磨金刚、塔杵、宝杵等,而以独股、三股、五股最为常见,分别象徵独一法界、三密三身、五智五佛等。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