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180px;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通知公告

关于炉香赞中的法器怎么敲

编辑:互联网 更新于:2017-6-28 阅读:

根据《百丈清规注》中说。鱼类目不闽睛,昼夜常醒,所以在佛教寺院中,使用木料雕刻的木鱼,在赞诵时敲击它,用来警惕大众不要昏沉懈怠。

木鱼的形状,有长形和圆形两种。长形的木鱼称为鱼梆,这种鱼梆悬挂在寺院的斋堂,或者是库房的走廊下,在过堂时作为集合大众之用,鱼梆的挂法有一定的规矩,丛林的梆,鱼头向着山门:子孙庙的梆,鱼尾向着山门。

圆形的木鱼,放置在寺院的殿堂里,在赞诵唱念时敲击,可以用来控制声调与节奏,并且具有破除昏迷、振奋精神的作用。在圆形的木鱼中,不仅有首尾相接的单鱼形和双鱼形;还有一身二头的龙形木鱼,据说这是来源于“鱼化成龙”,表示具有“转凡成圣”的意义。

殿堂里的木鱼有大小两种,大小木鱼是放在桌上或架上敲击的,小木鱼则是那在手里敲扣的,执持小木鱼的姿势是:不敲时,双手扶持,鱼椎在木鱼之外,两食指与两大拇指夹住,其余六指托住它,敲击时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执鱼,鱼椎头与木鱼头向上相对,两手如合掌,称为“合掌鱼子”。敲击木鱼,要用力平稳,不可忽轻忽重,忽缓忽急。如果要快敲,应该又缓入急,渐渐加速。

五、铛子和铪子

铛、铪是佛教唱诵偈赞时的重要呗器,都是用铜片制成的。两者配合板眼,控制节奏,用来“伎乐供养”。

铛子的来源,由于文献记载不足,有待曰后考证。铛子的形状如一只圆盘,直径大约有四、五寸,四边留有小孔,用细绳把它梆在圆形或方形的边框上,而后用铛椎敲击它,铛子在不敲时,铛子与铛椎一起拿在左手,铛椎夹在铛子反面外,右手抱住平胸,铛子齐口,敲击铛子时,左手握铛,右手执椎,铛子照面,称为“照面铛子”,执椎是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执住而击之。

铪子由响铜制成,呈圆盘形,中央部分隆起一圆,此圆之中心穿有小孔,孔内附有一纽,或系一布条,使用时,以两手各持一面铜盘,互相撞击鸣奏。铪子在不敲时两片合龙,两手执持平胸,用两大拇指与两食指压在铪子边沿上面,其余六指托住它,称为“平胸铪子”。打铪子时,左手仰托一片。右手覆提一片。上钶边与下钶边相差数分。这样敲叩声音比较响亮。

(捧月手鼓)(对口引磬)(合掌木鱼)(照面铛子)(平胸铪子)。

铪子古代称为“铙钹”,但是铙与钹原为两种不同之乐器。后来混称为铙钹。

铙,古来即广泛用于佛教,有金铙、铜铙等分别。金铙据《周礼》《礼记》所载,是在退兵或舞蹈所鸣击的,互相撞击时就令发出“铙铙”之声,所以称为铙。铜铙,即所谓“铜拍子”,与金铙不同,声音清澄,故俗称为铙。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