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衣在佛教的用途
编辑:互联网 更新于:2017-10-18 阅读:
三衣之色相,以青、黄、赤、白、黑五正色及绯、红、紫、绿、碧五间色为非法,应破坏之,染成茜、泥、木兰三如法色。三衣之重数亦有制限,如系新衣,则大衣二重、馀二衣一重;若属故衣,则大衣四重、馀二衣二重;若新故两者并用,则大衣新一重、故二重。
⊙衣囊
衣囊(梵civara-brsika),古代印度僧人收拾僧装(三衣)的囊袋。又作衣袋、盛衣、打包、三衣袋、袈裟袋。在佛制中,为教导僧众远离自他的执着,令以弊衣作成三衣,并令彼等善加维护,勿使破损。如《十诵律》所载,须护三衣如护自身皮肤,护钵如护眼目。著大衣时不可从事挑石、铲土、除草、洒扫等工作。三衣不同时,应收入衣囊。
衣囊的制作,《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五中说:“三衣袋法,长三肘,广一肘半。长牒两重缝之为袋,两头缝合,当中开口。长内其衣,搭在肩上,口安钩带,勿令虫入。”《五分律》卷二十一中也说,囊长,前至脐,以粗物制。
12
上篇:
下篇: